科学家研发新的无人机技术 提高预测火山爆发的能力
由UCL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的经过特别调整的无人机,已经从从未探索过的火山中收集数据,这将使当地社区能够更好地预测火山未来的喷发。
巴布亚新几内亚马纳姆火山的前沿研究,正在提高科学家对火山如何促进全球碳循环的理解,而碳循环是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
该小组的发现首次发表在《科学进展》上,首次展示了如何结合来自空中,地球和太空的测量结果,以了解有关地球上最难接近,最活跃的火山的更多信息。
ABOVE项目涉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德国,哥斯达黎加,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专家,涉及火山学和航空航天工程。
他们通过使用改良的远程无人机共同创建了解决方案,以应对测量活火山气体排放的挑战。
通过将原位空中测量与卫星和地面遥感器的结果相结合,研究人员可以收集比以前更丰富的数据集。这使他们能够远程监控活火山,从而更好地了解全球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重要的是,这些碳来自何处)。
Manam火山直径10公里,位于离大陆东北海岸13公里的一个岛上,海拔1800 m。
先前的研究表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之一,但对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无所知。
由于背景大气中的高浓度,难以测量火山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需要在非常靠近活动通风口的位置收集测量数据,在玛纳姆(Manam)等危险火山中,无人机是安全获取样本的唯一方法。然而,很少在火山环境中尝试过视线以外的无人机飞行。
通过添加微型气体传感器,光谱仪和自动触发以打开和关闭的采样装置,该团队能够将无人机以2公里高和6公里的距离飞行到达Manam的山顶,在那里他们在几小时内捕获了要分析的气体样本。
计算火山喷发物中硫与二氧化碳含量之间的比率,对于确定喷发发生的可能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火山学家确定其岩浆的位置。
马纳姆(Manam)在2004年至2006年之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摧毁了该岛的大部分地区,使约4000人流向了大陆。他们的庄稼被毁,供水受到污染。
项目负责人刘爱玛博士(UCL地球科学)说:“尚未对Manam进行详细研究,但我们可以从卫星数据中看到它正在产生强大的排放物。国内火山监测机构的资源很小,研究小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它们确实帮助我们与Manam岛上的社区建立了联系。”
在实地调查之后,研究人员募集了资金购买计算机,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技术,以使当地社区能够通过岛上的卫星进行通信,并为Rabaul火山学提供无人机操作培训天文台人员协助他们的监测工作。
深碳观测站(DCO)的一部分,该组织是一个全球科学家社区,致力于十年的探索,以了解更多有关地球碳的知识。
火山排放是地球碳循环的关键阶段,碳在陆地,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的测量仅限于全球估计有的500座脱气火山中的相对较少的一部分。
了解当今控制火山碳排放的因素,将揭示气候在过去如何变化,以及未来气候如何对当前人类影响做出反应。
合著者巴勒莫大学的Alessandro Aiuppa教授将这些发现描述为“我们领域的真正进步”,并补充说:“十年前,您只能凝视并猜测Manam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多少。
“如果考虑到全球火山释放的所有碳,它不到总排放预算的百分之一,而这是人类活动所决定的。在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行为就像数千座火山一样。如果我们继续将碳排放到大气中,将更加难以通过航空气体观测来监测和预测喷发。”
合著者Tobias Fischer教授(新墨西哥大学)补充说:“为了了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力,您需要了解地球的碳循环。”
“我们想对这个非常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关于碳同位素组成,我们几乎没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确定碳的来源,是地幔,地壳还是沉积物。”
相关新闻推荐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解决无人机送货“微观交叉定位”难题
-
无人机团队使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协同合作,可用于运送大型包裹
-
新的测量技术揭秘蜂鸟翅膀独特声音 可以帮助无人机等设备变得更安静
-
新型静音螺旋桨已成功通过试验,噪音降低15dB左右
-
德克萨斯大学研发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 可快速收集各种数据
-
研究人员推出了新一代的迷你无人机,能够敏捷的处理问题
-
如何建成世界首个移动量子链路?破解局域量子网络搭建两大挑战
-
创新型“嗅觉”无人机 将被用于火星探索
-
国际联合小组开发无人机模块化传感器系统 集合四种传感器助力紧急救援
-
无人机做光学中继站,单模光纤接发信号降损
-
蜂巢HC-342E六旋翼无人机,在渤海油田海上平台成功首飞
-
3D打印技术在轻型无人机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
-
多数无人机操作员处于“无证驾驶”状态,黑飞”居多,心存侥幸
-
冰岛数十架航拍无人机无辜坠落,究其原因或是火山喷发致地磁紊乱所致
-
使用车载摄像机信号,让四螺旋桨无人机在没有GPS下稳定飞行
-
天气预报不准?无人机收集气象数据来解决
-
航拍无人机丢失了怎么办?如何预防
-
无人机雷达波测流系统,可用于快速应急监测
-
全国首个无人机急救送血专用航线建立,单次可运输4000-5000毫升血量
-
无人机如何做到对悬浮负载的精准控制
-
新型无人机Scout 137,可自动飞越障碍物,用于对储罐内壁检测
-
高原地区对无人机性能影响重大,这些性能让其无惧高寒
-
大疆参与制定的,全球首个无人机载荷接口标准正式发布
-
四大最受欢迎激光雷达平台的最新趋势,如何让云数据的终端用户受益
-
科比特发布颠覆性新品:“百胜将”全自动无人机机库,打开无人机智能化新时代
-
电网无人机用来驱赶鸟类,可以增强电力线路的安全性
-
Flytrex与沃尔玛展开合作进行无人机交付,正在申请FAA认证
-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发布13个基础设施创新技术
-
袖珍雷达将让无人机可以自动躲避空域内其他飞行物
-
中国民航局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专项法规公布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