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特首次发布全产业布局战略,血液透析产品未来将扩产5倍
日前,宝莱特在苏州发布血液透析全产业链布局计划。这是宝莱特在公布收购苏州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君康”)后,首次发布血液透析全产业布局战略。
苏州君康主营产品为血液透析膜和血液透析器,其中血液透析膜是透析器的关键材料,苏州君康拥有血液透析器最新的技术,且年产量达400万套,此前主要销往国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君康是国内首家完全掌握PES膜材拉丝工艺的生产企业,技术工艺在国内领先。
“收购苏州君康能给宝莱特带来极大的协同效应,宝莱特拥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消化年产量400万套的血透器并没有什么压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担心产能跟不上,未来苏州君康血液透析器的规模将扩大5倍至年产量2000万套。”近日,宝莱特董事长燕金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未来即将扩产5倍
拥有外延并购成功基因的宝莱特,在血液透析全产业布局时,顺利将苏州君康揽入怀中。今年9月18日,宝莱特披露拟以1.18亿元收购苏州君康51%股权。
并购苏州君康,是宝莱特在血液透析全产业布局的重要之举。苏州君康具有国内最先进的血液透析器及血液透析膜生产线,这一血液透析领域最具有国产替代进口能力的产品,将有效填补宝莱特在上游高壁垒透析高值耗材领域的技术空缺。
公开资料显示,透析器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必用的耗材之一,但因生产透析器使用的中空纤维膜比头发丝还要细,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极高。在国内,苏州君康是中空纤维膜的头部生产商,其主营产品为血液透析膜和血液透析器,多年来苏州君康生产的中空纤维膜在海外得到极好的口碑。
“目前我们还是在投入中,血液透析市场受医保政策、地域辐射、招投标等影响较大,收购苏州君康后我们在上游补足了最重要的一环,有了最领先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近几年扩产能和扩大销售网络是主要工作,下游服务领域的布局我们也在同步推进,如产能保证,预计明年我们的销售额能实现翻倍增长,目前仍处于大力投放阶段,等我们产能扩张后,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收获期也就来到了。”燕金元对记者称。
加速血透耗材国产替代
“从全球来说,目前血液净化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比高达70%以上,而我国血液净化市场起步晚、规模小,但随着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以及透析费用医保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我国血液净化市场增速会极速加快。”燕金元对记者解释。
对标全球血液透析行业巨头费森尤斯的宝莱特,在血液透析领域已经深耕了近10年。
从最近几年的营收来看,宝莱特在血液透析领域的深耕初见成效,血液透析产品贡献了主要的营业收入。“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这类高壁垒产品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投入,因为行业壁垒很高,需要多年沉淀,并非马上能立竿见影。”燕金元表示。
根据广发证券研报,目前血液透析产业链里,上游仅血透管路、血透粉液等低端血透器械和耗材实现国产化,血透器和血透机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高端血透器械还是以进口为主,上游端的大部分市场仍被外企牢牢占据,血透药物主要是EPO(促红素)和低分子肝素,EPO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进口,肝素的国产化正在加速进行。
为了巩固坐稳国产品牌龙头位置,宝莱特准备再斥资8亿元投入血液透析市场。“主要为了提升体外循环管路竞争优势,巩固血液透析浓缩液的护城河,打造专业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加速吸附及血浆治疗类产品落地,建设全球最先进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对于投资的用途,燕金元对记者表示。
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网
相关新闻推荐
-
利用X射线对神经元进行无线调制,可以减轻脑部患者的痛苦
-
国际学科团队开发价格便宜且制造简单的呼吸机
-
机器人辅助手术如何改变外科格局?
-
无创治疗新突破!科学家揭示近红外和红外光可用作控制酶的催化剂
-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移动通信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发展
-
全息显微镜发现神经网络随疼痛强弱而发生的变化
-
通过三维技术对淋巴细胞进行成像,可用于疫苗开发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月1日起实施,一图读懂
-
3D打印可实现一次性批量生产牙夹板、助听器,甚至是植入物
-
研究人员通过影像技术,发现新冠肺炎对除了肺部以外其他器官的影响
-
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疼痛管理中的新应用
-
香港科学家研发视网膜扫描技术,可以识别自闭症早期症状
-
科学家使用X射线敏感标签探查细菌 用于研发抗击疾病的下一代药物
-
大数据促进医学发展的三大途径
-
阿里系上市公司内斗升级!市值跌去了20亿,监管也出手了
-
新的隐形眼镜技术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医疗状况 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
柏林大学开发出基于AI的乳腺癌诊断的新的组织切片分析系统
-
国产3D打印脊柱植入物首次获得NMPA许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
研究表明:三层口罩可最有效地防止大量呼吸道飞沫
-
机器流程自动化可以发挥作用的四个医疗领域
-
塑造医疗保健未来的十大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
-
医疗分析如何改善患者护理
-
新型抗病毒N95防毒口罩面世:可数秒内使冠状病毒失活
-
中国第一例人体大脑智能脑机手术成功了:72 岁老爷子的瘫痪四肢能动了
-
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实现强大疫苗管理的巨大任务
-
北航等开发出一款新冠病毒即时快速检测平台,含有多项专利技术
-
三鑫医疗2020年营收9.40亿 净利润同比增长87.53%
-
支持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按需自我诊断
-
国际研究小组研发微型可植入光电导管系统 可用作手术中监测血氧浓度
-
医院需要投资数据安全的5个原因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