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巨头强强联手 共促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11月11日上午,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与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氢科技”) 在保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深入开展氢能产业业务战略合作,携手坚持走自主研发与创新之路,共促氢燃料电池产业稳健发展,共推氢能完整产业链建设。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副总经理程伟、业务规划&项目管理总监余意,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未势能源副总裁兼上燃动力总经理王亚波、上燃动力副总经理吴兵、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总监崔天宇、长城氢能检测中心运营总监段志洁,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研发创新优势,重点围绕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研发及攻关、储氢系统核心部件研发及攻关、燃料电池测试及验证能力共享、燃料电池汽车及技术的规模化推广、科技项目申报五项内容展开深度合作。
同时,双方将共享市场机遇、共享研发成果,共同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项目的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力求产生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共同推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和降本,共同促进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卢兵兵表示,在氢能领域,长城和上汽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双方团队的渊源也很深,从国内自主研发角度来看,双方的成功合作对促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包括在未来规划方面都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未来希望双方能够在关键零部件研发、原材料开发、测试及验证三个层面能够共享评估数据、共同创新解决方案,尤其在推进规范化、标准建设方面,能够发挥合力作用,共同推进产业化系统建设模式。
陈雪松表示,未势能源与捷氢科技的目标和观点是一致的,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民族品牌代表之一,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研发和创新之路,捷氢科技与同行企业相比,在这方面起步更超前一些,相信双方的密切合作,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合作的典范,一定能够有效带动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氢储存与运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自主化发展,推动中国氢能行业的进步。
期间,陈雪松总裁陪同卢兵兵一行参观了长城氢能技术中心,卢总对未势能源在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未势能源作为长城控股旗下新能源版块重要布局之一,聚焦氢能动力系统以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目前已完成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氢系统以及电堆、膜电极、高压瓶阀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布局。同时,在应用端,产品适用于商用车和乘用车,未来还将拓展到无人机、热电联供等领域;而在氢气供应端,也已经进行了一些技术布局。与此同时,聚焦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布局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开发和应用,与合作伙伴一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氢能生态智慧型城市。
捷氢科技作为燃料电池产业的重要推动者,承载了上汽集团的“电动化”战略,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工程服务。目前,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储氢系统的产品开发,燃料电池产品功率涵盖30kW到130kW级以上功率等级,储氢系统涵盖35MPa和70MPa产品设计开发与集成验证,已获得超过350份燃料电池的相关专利,累计参与15份燃料电池国标制订,发布70份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标准,且公司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轻型客车、公交客车和轻中型卡车等诸多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燃料电池乘用车核心技术是两家企业的技术亮点。双方代表着国内两大整车头部企业,尤其在坚持自主创新强国之路上,一方是自主乘用车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新势力”,一方是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领域的佼佼者,双方强势联合、未来可期。
由此可见,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牵手”动作,而是中国自主品牌氢能领域深化合作、共谋新篇的创新之举。未势能源与捷氢科技将联合攻关,破除关键技术卡脖子障碍,共同提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化能力,携手引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进入崭新时代。
文章来源: 未势能源
相关新闻推荐
-
Northvolt公司与大众公司合作扩大电池生产规模
-
天原股份将天宜锂业10%的股权转让给宁德时代
-
奔驰EQS动力电池正式投产 搭载12个电池模块
-
光伏组件的安装包含了哪些成本因素,如何才能确定最经济的电池尺寸?
-
基于聚合物的电流收集器可防止电池爆炸起火
-
工程师和化学家研究钴在充电电池中的作用,以开发更有效的无钴阴极
-
3月国内钴价持续震荡下跌 钴市后市行情预期如何?
-
德方纳米与亿纬锂能合资建厂 生产低成本优质的磷酸铁锂
-
英国开发新型电池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性能
-
锂电池的优势和在现代工业产品中的应用
-
研究人员发现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的新途径 比正常情况下快五倍
-
Valmet汽车公司将在德国投建电池工厂 将为当地创造约160个工作岗位
-
MIT对电池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助力电池技术发展更新
-
欧盟企图夺回动力电池市场话语权 计划2025年满足700万辆电动车需求
-
3D打印新型锂电池:为移动设备提供更环保、容量更大的电源
-
受电子烟新规影响 亿纬锂能股价重挫,单日市值蒸发近248亿元
-
氢燃料电池产业需求扩大 成本难题待攻克
-
国轩高科再出手!拟120亿投建电池材料和电池回收项目
-
科学家记录锂金属电极如何老化 助力开发性能最大化电池
-
EPFL初创公司推出轻量化燃料电池原型 可使无人机飞行续航为7到8小时
-
中科院研发具有超高质量负载的低弯曲度手指状复合电极 使钠离子电池更近一步
-
科学家利用植物淀粉和碳纳米管进行3D打印成电极 可制成更环保、更高容量的锂电池
-
研究人员在无质量储能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
-
科学家们研究影响锂金属电极老化过程的因素
-
龙蟠科技在四川投建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
重大突破!研究人员生产的结构电池 比以前的所有版本都要好十倍
-
全球碳排放压力与日俱增 氢燃料电池船全球研发进程加速
-
小牛电动将收购北汽常州工厂造车?CEO回应:不会涉足四轮电动车
-
蜂巢能源启动B轮融资 计划2022年进军科创板
-
雷诺建立动力电池材料回收联合体 闭环回收减少环境伤害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