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2例本地病例,浦东新区明天华城小区升为中风险
上海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追踪密切接触者83人
新华社上海11月21日电(记者仇逸)上海市卫生健康委21日通报:11月20日0到24时,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已追踪到病例在上海市的密切接触者83人。
2例病例为夫妻关系,常住浦东新区。目前,已追踪到病例在上海市的密切接触者83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截至11月20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45例,治愈出院335例,在院治疗3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11月20日0到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9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8例。截至11月20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56例,出院896例,在院治疗60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上海浦东新区明天华城小区升为中风险
11月21日,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将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居住人员原则上不离沪。
11月21日上午9点,上海市举行第87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邬惊雷表示:
(1)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将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中风险地区相关人员原则上不离沪,确需离沪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请市民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2)本市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抓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防控。同时落实“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推进多病共防、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要求,加强落实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重点落实:1、加强发热门诊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强化发热门诊的筛查能力。完成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在具备CT配置条件的发热门诊全面配置专属CT,确保检验、影像检查等“六不出门”,同时,备足隔离观察床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热哨点诊室,与医院发热门诊一起构成严密发热监测网络。
2、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开展检测工作。上海目前已有125个核酸检测机构,基本完成四家国家级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并配备移动实验室。最大日检测能力可实现单管单人次62.1万份。
3、加强医疗卫生应急准备。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战斗队、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队。制订市、区定点后备医院整体转换工作方案,储备足够的治疗床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做好全市应急医用物资30天满负荷运转储备。
4、加强爱国卫生和健康宣教。强化周四卫生大扫除和每月中旬突击周制度,深入开展以“防疫健康知识大宣传、环境卫生大整治、重点场所大消毒”为主题的爱国卫生疫情防控专项行动。市卫健委官微牵头11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组成新媒体矩阵,38家市级医院推出1200多个科普栏目。向2400万市民推送健康科普短信。
文章来源: 新华社,新民晚报
相关新闻推荐
-
全国高风险区清零,中风险地区还剩4个
-
吉林通化疫情"0号传染源"确认,四问超级传播事件
-
返乡核酸检测证明背后的四层涵义,你读懂了吗?
-
春节返乡须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建议外出就餐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
-
香港失业率创下17年来新高,30岁以下青年成失业大军主力
-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统计模型,可以预测哪些城市会成为传染病热点
-
今年4月,这4类人的工资即将被上调,快看看有没有你?
-
后疫情时代,半导体行业要如何做大做强
-
医疗保健中的生物识别技术 了解这些你就明白了
-
疫情推动非接触识别技术的发展 虹膜识别技术迎来机遇
-
钴系商品行情再起,市场迎春钴价看高至40万元/吨
-
疫情之下,梳理14项纺织行业创新高科技
-
中国成全球奢侈品市场唯一正增长国家,内地首次成为瑞士钟表全球最大市场
-
山东涉疫奶枣流出,多地检出阳性,这个传播渠道要警惕
-
远程工作越来越受欢迎 办公软件怎样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
疫情之下,电力央企海外业务如何开展
-
就地过年怎么过?两办发文了,要这样保障就地过年员工权益
-
苏州发布“稳岗惠企十条”:外地职工留苏州过年,落户加15分
-
光伏盲目扩产 超240GW新增光伏产能卖给谁?
-
“就地过年”成为新风潮 各地返乡规定看这里
-
节前用工“荒”!企业开展花式留人,期权奖励、分红...
-
后疫情时代 疯狂的比特币能否一路高涨
-
辽宁沈阳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双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
-
加油挺住!北京顺义全区进入战时状态 “两节”期间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
2021年全球CRO公司排名Top10,前两家收入均超过100亿美元
-
大学里的星舰配送机器人 疫情之后成标配
-
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并不适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
-
英国首创!英国医生使用机器人同时进行三项手术
-
近百种医疗产品关税豁免延长至9月底,美国疫情依然很严峻
-
无人机正在帮助加纳地区加快新冠疫苗的交付速度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